减产至多1500万桶/天 油价最高跳涨超45%

发布时间: 2020-04-03 16:47:51
减产至多1500万桶/天  油价最高跳涨超45%

在油市价格战供应大幅增加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需求锐减之际,原油价格一路逼近20美元/桶。但是,美国先后与沙特和俄罗斯沟通,希望减产以稳定油市。特朗普宣称至多减产1500万桶/天,原油价格盘中最高跳涨超40%。

昨夜油价史诗级跳涨,最高超过45%。回顾事件发生的过程,不难发现油价上涨的推手便是特朗普的推特。

22:20左右,沙特通讯社称沙特王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油市问题进行了电话通话,原油开始上涨。

22:32,特朗普表示,刚刚与我的朋友沙特阿拉伯王储MBS交谈过,王储已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过,我期待并希望他们将削减大约1000万桶产量,甚至更多,如果真的如此,这将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大有裨益!随后他又补充写道:减产规模最高可达1500万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22:38,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快速扩大至46%,突破36美元/桶。

狂欢过后是理性,对于该事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减产至多1500万桶/天的可行性。2019年减产协议是120万桶/天,年底加深减产至170万桶/天,上个月深化减产150万桶/天没有通过。如果此时通过的话,传统OPEC+将会减产320万桶/天。考虑到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并没有加大产量,当前沙特等欧佩克实际增加的产量在200万桶/天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以当前产量为基准的话,传统OPEC+将会贡献500万桶/天的减产量。那么剩余的1000万桶/天的量就需要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其他产油大国来贡献。考虑到当前全球原油产量在8500万桶/天左右,传统OPEC+产量在4500万桶/天左右,那么剩余的产油大国大约合计在4000万桶/天左右。在4000万桶/天的基础上减产1000万桶/天,显然是天方夜谭。在特朗普宣称最多减产1500万桶/天之后,有消息人士表示最多减产600万桶/天,这样的减产量是比较符合市场情况的。所以,减产最多1500万桶/天的量,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存在可能性,那么后续的各国谈判也会困难重重。很显然,特朗普再度充当了最佳交易员的角色。

第二,减产至多1500万桶/天能拯救油市吗。说不能拯救,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彻底拯救也不现实。事实上,油价近期的逻辑依次是价格战和需求锐减,后续还存在天量库存的情况。目前普遍预期的需求锐减高达2000万桶/天,与减产至多1500万桶/天的量相比,依然存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且不说至多减产1500万桶/天,实际减产如果能在600万桶/天的量,对于需求端锐减依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对于油价仅仅是托底的作用,但是拉涨油价显然延续性不强,油价的彻底逆转需要需求端发力,这就需要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快速抑制。

目前,很多市场对昨晚的特朗普推特和油价跳涨定义为乌龙事件,但在特朗普的努力下,原油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只要减产存在希望,那么油价底部就会提高,毕竟,在当前全是利空的背景下,任何利好都会放大。但是,跳涨过后依然是理性的回归,需要大家密切关注油市的动态。一旦特朗普不能兑现乐观言论,油价大幅回撤也在所难免。


节前降低液位  市场偏弱运行


今日国内LNG市场整体呈现偏弱行情。目前临近清明小长假,多数厂商为了降低储罐液位,出现了适当让利现象。沿海地区来看,当前海气优惠力度尚可,也令终端客户体会到了LNG的性价比优势。综合来看,海气带动下,预计国内LNG行情近期延续偏缓态势。

工业萘:本周跌幅15.38%


本周,国内工业萘市场连续下行,虽局部地区固萘市场有所向好,但市场整体表现依旧疲软,特别是液萘成交重心继续宽幅下行。周三邻苯挂牌下调500元/吨执行3800元/吨,此消息给市场带来的利空面较大,虽然当前工业萘低价诱惑性较大,但苯酐市场频频下探,企业入市操作依旧谨慎,邻苯价格下调后,下游苯酐市场继续压价工业萘价格,部分地区招标价格大幅下行。目前国内市场主流成交2000-2200元/吨,从下游接货能力看,减水剂企业接货能力强于苯酐企业,但苯酐市场低迷,多数商家继续看空市场。因目前工业萘价格已处于偏低水平,外加原料煤焦油止跌企稳,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挺价意愿明显,但终端难有向好表现,预计下周工业萘市场仍存下行空间。

国内粮食供应充足  “出口禁令”影响有限

近期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且愈演愈烈,在此事件下,多个国家开始禁止本国的粮食出口,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影响到整个粮食体系,但是目前对中国来说,国外限制粮食出口对中国粮食供应影响不大。下面主要从中国粮食产量以及进口依赖度来进行分析。

今年全年粮食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

4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而且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三大主粮进口依存度较低,国内库存充足

中国玉米一直以国内自供给为主,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玉米进口量479万吨,仅占中国玉米总供应量的2.04%,因此国内玉米的供应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另外,目前国内玉米临储库存仍有5700多万吨,2019/2020年度国内玉米供需格局看,仍然是供大于求,国内整体供应仍然相对充裕。

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320万吨,占国内的总供应量的2.38%。目前粮库小麦2014年以后的托市收购的剩余库存在9000多万吨,整体供需宽松,对国外小麦的进口依赖度很小。

2019年我国稻谷及大米总进口量255万吨,占国内总供应量的1.25%,其中从越南进口47.91万吨,占国内消费量0.24%,因此越南限制大米出口对我国影响不大。另外,从国内稻谷供需形势来看,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且稻谷年产量已连续七年突破了2亿吨大关,有效的满足国内大米市场消费,因此国际稻谷的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基本不会影响到国内。

从三大主粮的进口依存度来看,三大主粮几乎不受海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口粮-——小麦和到稻米库存更是充裕,因此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对中国基本没有影响。但2020年国内草地贪夜蛾、非洲蝗灾的发酵以及其他突发性天气或成为助推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或对国内市场心态以及今年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国内粮食供应仍然是相对充足的,粮价上涨也是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所以国内市场目前不需要为粮食供应而恐慌。


销售放缓  蛋市风向或转弱

近期鸡蛋市场供需僵持,受蛋鸡养殖亏损影响,养殖单位低价销售抵触,终端市场恢复未及预期,整体需求仍显疲弱,蛋价延续涨跌两难的局面。从本周来看,蛋价跌后反弹,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由周一2.70元/斤涨至周四2.81元/斤,涨幅4.07%。后市产区货源供应充足,清明暂无利好支撑,学校错峰开学或将缓冲市场需求力度,因此卓创资讯预计,短线市场弱稳观望,本周六蛋价或开启新一轮下行通道,跌幅约在0.10-0.20元/斤,建议顺势销售为主。

孵化场排苗缓慢  苗价跌幅明显


近期青脚麻鸡苗价格持续下滑,全国均价由5.90元/羽跌至4.05元/羽,跌幅31.36%,个别地区低价已达3.80元/羽。受国内公共卫生事件影响,2月上半月部分孵化场对种鸡进行强制换羽,近期换羽种鸡陆续开产,孵化场出苗量持续增加。由于鸡苗价格处于高位,养殖户抵触意向较强,市场需求低迷,供需双面利空市场,鸡苗价格下滑。

近期孵化场出苗量或继续增加,但苗市需求或表现一般,鸡苗价格或延续下滑趋势。待鸡苗价格跌至低位后,养殖户或开始上苗,苗价或止跌企稳,不乏小幅上涨可能。


白羽肉鸡市场涅槃重生  后市将何去何从


疫情发生以来近两个月,国内肉鸡市场波动较大,呈先降后涨走势。受国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2月屠宰企业工人到岗率低,部分企业延期复产,月均开工率仅在53%,加之活禽休市,肉鸡需求明显下滑,但肉鸡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致使肉鸡价格大幅走低,月均价仅在2.46元/斤,环比跌幅27%,同比跌幅38%。3月份国内市场恢复,企业月均开工率涨至70%,加之2月份期间养殖户补栏量较低,3月毛鸡市场出现断档,供应量明显缩减,供需双面提振下,3月鸡价触底回升,由2.00元/斤持续走高至4.80元/斤左右,涨幅高达140%。

目前终端市场仍处在恢复阶段,下游餐饮行业消费有限,产品走货欠佳,多数企业库存压力较大,高价收购毛鸡热情较低。由于前期补栏量较低,4月上旬肉鸡出栏量或仍旧较少,鸡价或仍旧高位运行;下旬毛鸡供应量或适当增加,鸡价或高位回调。

3月肉鸡市场恢复性转好,肉鸡养殖利润扭亏为盈,养殖户补栏心态较为积极,加之鸡苗供应量低,苗价也涨至6-7元高位。短期受肉鸡市场高位支撑,加之鸡苗供应量较少,苗价或延续高位;下旬新开产鸡苗流入市场,供给量或明显提升,需求有限,预计苗价或承压下滑。


来源:卓创资讯订阅号

声明:

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刊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电话: 010-84831799

电子邮件:gaoxin@gaoxincarbon.com